阳春三月,春风轻拂,不少家长都会带着宝宝去郊外踏青,享受春日阳光。可是溜达一圈回来,发现宝宝又是打喷嚏又是流鼻涕、皮肤瘙痒、起红疹子...
家长们看到这种情况不免心头一紧 :“哎呀,我的孩子怎么了?” 其实导致宝宝出现这些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宝宝过敏了!那宝宝到底是不是过敏?成了很多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过敏那些事儿。
常见的过敏反应有呼吸道过敏反应、消化道过敏反应、皮肤过敏反应。
呼吸道过敏反应:常表现为吸入花粉、尘螨、动物毛屑以及真菌或呼吸道病原感染所引起的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哮喘;
消化道过敏反应:常表现为进食坚果、鱼、虾、蟹、蛋、奶后出现的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严重者易发生过敏性休克;
皮肤过敏反应:常表现为药物、食物、油漆、冷热刺激等引起的荨麻疹、湿疹、特应性皮炎和血管神经性水肿,常伴瘙痒。
目前的过敏原检测项目:皮肤试验、特异性IgE检测、血清总IgE检测。皮肤试验包括皮内试验和皮肤点刺试验,是将微量可疑过敏原注入皮肤诱发相对可控的过敏反应;特异性IgE检测及血清总IgE检测都是通过抽外周血检查,对不适合皮肤点刺试验的患者,如皮肤划痕症、严重皮肤病、严重过敏反应、服用抗组胺药等,可选择血清特异性IgE检测,并且血清过敏原检测可一次性检测多种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水平,相对皮肤试验来说更加安全。
这可并不一定哟,需要我们去验证。例如,娃娃一直长湿疹,查到“牛奶”是“++”,回家不吃所有含“牛奶”的食物,若是湿疹好转了,就说明引起症状的过敏原可能真的是“牛奶”,以后就要回避含有“牛奶”的食物了;若是湿疹仍旧复发,那就要寻找其他原因了,也不需要特别回避含“牛奶”的食物了。还有一种情况是,娃娃以前一直吃含“牛奶”的食物,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,这次偶然查过敏原出现“牛奶”是阳性,那以后是吃还是不吃呢?那当然是可以吃的,不需要特别回避。总的来说,引起症状的过敏原是需要回避的。
春秋季节的时候,很多患者会选用口罩来预防花粉过敏。实际上因为花粉的颗粒非常小,使用一般普通的口罩是不能达到完全阻隔花粉的作用的,需要选用专业的口罩或花粉阻隔剂来预防花粉过敏。
过敏性疾病是可以遗传的。很多数据研究表明,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过敏史,那孩子发生过敏的概率大概在5%左右;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有过敏史,那么孩子患过敏的概率大概在30%-40%;如果母亲一方有过敏史,孩子患过敏的概率会高一些;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史,那么孩子患过敏的概率达到60%-80%。
过敏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。对于一些过敏原,比如说食物性、注入性或者接触性的过敏原,我们可以通过回避这些过敏原达到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作。而对于一些吸入性的过敏原,这类过敏原很难完全回避,这个时候可以进行脱敏治疗或减敏治疗,达到过敏性疾病的预防。
另外悄悄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哟,富顺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正好可以满足您的需求——血清过敏原检测,采用德国进口“EUROBlot One全自动免疫印迹仪”进行检测,帮助您查找过敏原因!
来稿:唐明强(检验科)
编辑:谭梁婷
审核:钟佩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广告
可能感兴趣